最近我喜欢上了一件事

花草刺绣(欧式)

喜欢到什么程度

举头望明月,低头绣花草

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绣花草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绣花草

......

(分割线,以下切换到文艺版)

裁一片素白棉布

绣几株薰衣草

缝制一只小袋子

针线在纤维中穿行

仿佛带着香草的风

让我想起那首歌

你要去斯卡波罗集市吗

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给我捎个口信给一位居住在那里的人

她曾经是我真爱的恋人

告诉她为我做一件细麻纱布衬衫

......

绣一支心仪的树叶也不错

比如江南夏天的合欢叶

羽状复叶

像纤纤手指

轻轻托着粉红色的合欢花

到了夜里闭合在一起

沉睡

寂静得能听到月光的呼吸

......

粉红的绣球和洁白的铃兰

也各有各的美

就像不同性格的女孩子

一个文采飞扬谈笑风生面颊绯红

一个不爱说话不是内向只是文静

......

如果把铃兰绣在本色的亚麻布料上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却正是恰到好处

可以做成一块杯垫

这样的下午茶时光多么恬淡幸福

......

粉花车轴草野外常见

它细腻娇嫩而又充满野性之美

绣在米白色的素棉布上

做成一个记事本布套

带着这样的本子去野外采风

采集标本做自然笔记

想想都觉得很美

......

红玫瑰是火热而浪漫的爱情

戴上金色的皇冠

是女孩在爱情中的一点点小骄傲

不是女孩太任性

而是她渴望他特别在乎她

......

再熟悉不过的月季

一针一线描绘它

也会再次发现它美丽的细节

我曾写下这样的文字:

也许(对植物的)刺绣和绘画殊途同归

都是对植物的重新观察和认知

在这过程中

不光眼睛去看

大脑也在思考花草每个部分的构成和彼此的相互关系

绘画和刺绣本质上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

我还喜欢刺绣这样不知名的小野花

喜欢它们在野外自由自在烂漫的感觉

把它绣在棉麻小衫的衣角上

算是我独特的生活哲学

......

有人问我

是什么偶然因素让我开始刺绣的

我想

也许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因为我太喜爱博物太喜爱草木

于是

一切与草木有关的事物向我涌来

文字摄影手绘标本装饰园艺......

还有花草刺绣

生活中常常是这样

本来不相关的人和事

因为某一个兴趣爱好某一个共同追求

某一天就相遇了

一见钟情

这是多么美好

还有人问我

你不是喜欢博物吗怎么做起女红来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

我不过是遵从本心

想做就去做了

但“想做”本身并不是空穴来风

我今天心之所系

是我此前见过、爱过的世界组成的

我现在开始花草刺绣

是因为我是那么地热爱自然、热爱草木

于我来说

花草刺绣,是我除了写作、摄影之外

另一种博物表达

刺绣是女红

但对于今天追求生活品质的女性来说

这已不仅仅是一门民族传统技艺

譬如我喜爱的日本刺绣师青木和子

她对花草刺绣的理解

是塑造和享受

平静自洽的内在气质

趣味盎然的生活意境

所以

这位美丽的女性

她既是刺绣师

同时还是园艺师、作家

我欣赏的style

青木和子的刺绣作品

最后,我特别想说一说(戏说)刺绣和博物的关系。

很多人惊叹我刚刚开始绣怎么就能绣得那么好(哎呀,不管是自夸还是他夸,写出来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呢:P)。

我总结出来几点与大家分享:

1、花草刺绣最基本的元素是图形和色彩。对图形和色彩把握好准确度和细腻度,才能够绣出仿佛有生命的花草。

2、图形和色彩的感觉来自于绘画的功底。植物绘画是植物刺绣的基础,底稿画不好肯定绣不好。

3、要想植物绘画画得好,基础又是深入细腻的自然观察,即学会像博物学家那样观察自然。

简言之,博物——》植物手绘——》花草刺绣

这么说有点抽象,举个例子:

就拿叶子刺绣来说,并不是所有植物的叶子都是同一种针法,更不是画好轮廓用绿色线把轮廓填满就行。叶子的刺绣,首先就是把握植物的叶脉,根据不同植物的叶脉特点选择刺绣的针法,才能绣出栩栩如生的叶片。

比如下面的铃兰,在自然中,铃兰是披针形叶片,平行叶脉,所以我选择轮廓绣,绣出平行叶脉的纹路。

大家可以看一下,铃兰叶片的绣法与下面蔷薇科玫瑰花叶子的绣法是完全不同的。

玫瑰花的叶子是羽状脉,所以我采用的是飞鸟绣(又叫羽毛绣)。

这些细微而重要的区别,是基于植物学或者说博物学的观察和认知的,近几年的博物爱好和自然观察,让我对叶形、叶脉具备了某种敏感度,为刺绣提供了“灵巧”感。

下面是上个月与华南农业大学曾思金博士进行博物交流时,从曾博士处获得的一套植物叶形、叶脉识别图谱。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不管你对花草刺绣感兴趣,还是对自然观察感兴趣,了解和掌握这些植物的基本知识,都将大有裨益。

再拿花朵来说,我绣的这朵玫瑰花从最中心到外围是一个螺旋形。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很奇怪,花瓣不是一个一个排在一起的吗?怎么会是螺旋形呢?但再看看吧,又觉得有一种迷之似曾相识感。

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玫瑰花的花瓣并不是一个个里三层外三层等差排列的,而是按序排列成一个“斐波那契螺旋”,即黄金螺旋,黄金螺旋是由一组前面两个数之和等于下一个数字的数列构成的,在较高的数字序列中,前后两个数之比值越来越接近黄金比例。螺旋形绣法艺术化地再现了玫瑰花的斐波那契螺旋。

这里也附上曾博士的花序类型图谱,供大家参考学习。

我相信

任何一门手艺

它的背后

都是丰富的知识和文化

对精湛的不懈追求

以及坚持

不要小觑任何一门手艺

它教我们怎么对待这个世界

以及

怎么对待自己

陈超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diexianga.com/mdxwh/1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