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杀是残忍的、执拗的,却也是精密的、优雅的。”

(今天是阿加莎笔下的毒杀应用案例介绍)

《闪光的氰化物》

这是一本极具戏剧性的推理小说,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阿婆最擅长的人物群像描写。罗斯玛丽的名字有迷迭香的意思,它的花语是爱的回忆。《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说着“迷迭香是为了帮助回忆,亲爱的,请您牢记。”但当罗斯玛丽死亡时,满座宾客中却只有她平时并不在意的丈夫为她伤心。

六个人围坐在七人的晚餐桌前,气氛诡异的举起酒杯为一年前死亡的罗斯玛丽哀悼,让人想起《世界奇妙物语》中石原里美主演的《未来同学会》。但他们并没有像《世奇》中成功的召来亡魂,或者说这场特殊聚会的主办人也根本意不在此。乔治作为与罗斯玛丽年纪相差悬殊的丈夫,始终不相信她是因为流感后的抑郁选择在晚会上自杀,对当天来参见晚会的所有人都抱有怀疑,于是他选择在一年后的同一天、同一家餐厅、同一张桌子、邀请同一批人,表面上是借口为亡妻罗斯玛丽祈福,实际上是想让凶手觉得惴惴不安从而露出马脚。

所有人都有动机,所有人都有嫌疑。罗斯玛丽的妹妹在她死后可以继承她全部的遗产;两个情人急于摆脱她并希望她永远对他们的事情保持缄默;顽劣不堪的败家子侄子时时刻刻想要敲诈她的财产;情夫的妻子对她妒火中烧;秘书小姐深爱着她的丈夫,对她的存在恨之入骨。

但这场追问死亡的聚会最后却演变成了真正的死亡聚会,因为等灯光再亮起时,乔治也被发现死在了餐桌旁。与罗斯玛丽一样,死于氰化钾中毒。

现场只剩下五个人,凶手就潜伏在身边。

《黑麦奇案》

和《无人生还》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十个小士兵”童谣师出同门,在《黑麦奇案》中作为线索的这首“Singasongofsixpences”(六便士之歌)也是出自于《鹅妈妈童谣》。这本暗含许多黑暗成分的童谣集在我们看来可能并不适合幼儿阅读,对此阿加莎在《捕鼠器》中给出了她的理解:正如帕拉维契尼所说,这是一首惊心动魄、相当恐怖的儿歌。儿歌中透出孩子对怜悯、宽恕这些品质的无知,而如果一个成年人仍具有这种无知,那就太可怕了。在西方死亡并不是需要避讳的事情,我们看到的童话也有许多是改编之后的纯良版。儿童无知朗读的童谣带有着天真烂漫的血腥气息,这种气氛的杂糅反而给案件带来了阴森恐怖的感觉,就像《孤儿怨》之中把暴力残忍和天真无邪的面孔结合在一起,让人不寒而栗。

唱一首六便士之歌,用一口袋黑麦,

把二十四只黑画眉烘进馅饼里。

一切开馅饼,鸟儿就开始歌唱;

这不就是献给国王的大餐吗?

国王在账房里数钞票,

王后在客厅吃面包和蜂蜜

女佣在花园里晒衣服,

一只小鸟飞来,叼走了她的鼻子。

百万富翁佛特斯科先生被紫杉碱毒死在自己的办公室,口袋里奇怪的放有黑麦;被怀疑是杀人犯的年轻的妻子死在客厅里,身边放着一块吃到一半的涂了蜂蜜的面包,茶杯里被检测了氰化钾;女仆夜半被人用丝袜勒住脖子,死后鼻子上夹着一个晒衣夹,代替了小鸟叼住她的鼻子,完美契合了童谣中的一切。根据童谣杀人,童谣结束谋杀也就戛然而止,当马普尔小姐到达现场时,三起谋杀案已经发生了,因此这场谋杀也告于段落,剩下的就是寻找凶手。《黑麦奇案》在获得本格推理大奖评论部门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完全攻略》一书中被评为是马普尔小姐系列的五星作品,这首奇怪的童谣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纠葛,为何在紫衫小筑接连发起三桩命案?到底是谁策划了背后一切,二十四年前的黑画眉煤矿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颠扑不破的真相等待着被我们的老小姐揭晓。

还记得SHE的《伦敦大桥垮下来》吗?

也出自于《鹅妈妈童谣》

简介:罗斯玛丽,美好的名字。拥有这个名字的美丽少妇在生日宴会上惨死,警方认定为服用氰化物自杀。罗斯玛丽又有迷迭香的意思,而迷迭香的花语是爱的回忆。

痛失爱妻的乔治一日都未曾忘记那一晚。一年过去了,他决定在同一天、同一家餐厅、同一张桌子、邀请同一批人,为亡妻罗斯玛丽祈福。当然,这只是表面借口。

六个人围坐在七人的晚餐桌前,哪一个才是真凶?

(点击图片发现奇迹↑)

简介:老弗特斯科先生的晚年生活相当不平静:生意上,他与大儿子的意见相左,财务安排上的失策令他损失不小;家庭中,小儿子远走海外多年,第二任妻子总是以打高尔夫球的名义与别的男人偷情,女儿也陷入不靠谱的恋情中;生活上,非洲采矿的经历让他结下了仇家,不时出现在他面前的黑画眉尸体暗示着复仇者的阴魂不散。

终于,老弗特斯科被毒死在了自己的办公室。毒物紫杉碱似乎就出自他的宅邸“紫杉小筑”。接二连三的命案令弗特斯科一家人心惶惶,马普尔小姐发现,凶手竟是按照一首童谣行动的。

(点击图片发现奇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diexianga.com/mdxxt/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