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映桃李俭以养德记河南南乐县特殊教育
百姓直通03月17日讯“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愿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这是刘焕俭老师最喜爱的一句歌词,也是她甘愿奉献特教事业,精心呵护每一位“折翼天使”的生动写照。投身特教无悔抉择年9月,37岁的她,做出了一个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选择——她放弃河南南乐县第二实验小学人人羡慕的工作,转岗到南乐县特殊教育学校,做一名又苦又累甚至不被人理解的特教老师。说起这段心路历程,刘焕俭非常坦然。她说,作为智障孩子的母亲,她更理解这样一个群体需要呵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更有义务把这份爱献给更多孩子。她的女儿因出生时缺氧导致智力障碍,10岁之前,女儿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饮食起居。伴随着南乐特校的成立,年3月,孩子有幸成为南乐特校的一名学生,她也因为孩子开始接触特殊教育。她目睹了孩子进入特校之后一点一滴的变化;她也观察到了特校老师的艰辛和不易;她更加感受到,特教老师的岗位是急缺的,很多人不愿从事这份工作。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自己的特教之路,把对自己女儿的爱倾注到更多残障孩子身上,把自己20年的教学经验融入到特殊教育之中。 既当老师又当妈妈 四年特教路,是一条坎坷之路,也是一条芬芳之路。四年风雨兼程,刘焕俭把最美的年华献给了特教事业,献给了这群特殊的孩子,就像她的名字那样“焕映桃李,俭以养德”。南乐特校的孩子行为特点多样,有的说话含混不清,淌着口水;有的总是“兴奋”地跑来跑去,不知疲倦;有的时哭时笑,走路蹒跚。在刘焕俭的班里,一个孩子一个特点,没有重样的。每时每刻都可能有一个孩子或几个孩子有突发状况,刘焕俭的弦一直紧绷着,常常需要拽着、扶着、嘴里还得喊着,她用自己独特的爱精心呵护着,唯恐孩子有任何一点闪失。她是孩子的老师,更像孩子的妈妈,班里的孩子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她那颗慈爱善良的心。小薇是她班里一位孤独症患儿。刚入班时,孩子总是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惊恐地低着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焕俭发现小薇非常喜欢音乐。于是,她专门把小薇带到音乐教室,教小薇闭上眼睛欣赏音乐,听音乐的同时做摇头、摆手、扭屁股等动作,而且还用废旧材料自制了摇铃、鼓等许多小乐器,让小薇学打节拍,一次一次示范,一遍一遍重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小薇自身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也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了。小毅是她班里一位患有语言障碍的孩子,8岁还不能开口说话,甚至连一个字音都发不出来,他的妈妈非常着急。根据小毅的实际情况,刘焕俭为小毅制定了语言康复计划,每天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纠正孩子发音。一年后,当她反复教小毅“老师”的发音时,小毅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老师—妈妈”,令她潸然泪下。小毅的妈妈得知这一消息,“不停地哭着说谢谢、谢谢!”这一幕,刘焕俭永世难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特校工作的这几年,刘焕俭深深地感到,要干好特殊教育,必须把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作为特教老师,既要管好学习、管好生活,更要关爱学生、守望成长。在她的记忆里,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照顾孩子们入睡后她才休息;数不清有多少个节日,她陪伴孩子们一起庆祝;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她与孩子们一起活动。她就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生活、分享陪伴、共同成长。她曾一次次地照顾不能自理的孩子上厕所大小便;她曾陪伴自闭症的孩子找回自信、融入班级生活;她曾不厌其烦地教有语言障碍的孩子发音,嗓子经常沙哑;她曾鼓励一个又一个孩子学会生活自理、掌握生活技能。刘焕俭用真挚的爱影响和改变这些特殊的孩子,让残缺的生命有尊严地活着,让特殊孩子绽放出特殊的光芒。可以引用一首小诗描绘刘焕俭对孩子们的心:把花给你,把叶给你,把心给你,把爱给你,把青春给你,把未来给你,把生命给你,把希望给你,一切都给你!刘焕俭,她在给予!她的辛苦没有白费,这些孩子们也时不时的给她带来惊喜。他们变得活泼自信、学会自强自立,他们懂得包容感恩、发自内心地渴望与人交流。他们常常依依不舍地围着她、抱着她,用不那么流畅的语言称呼她为“老师妈妈”。这也成为刘焕俭把特殊教育当成毕生追求的不懈动力。送教上门播撒甘露 今年11岁的晴晴,患有早产后遗症,她视力有障碍、语言表达不清楚、四肢无力,只能坐在轮椅上,去特校上学更是一种奢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焕俭担负起为她送教上门的重任。到晴晴家的路程有二十多公里,但到了约定的送教时间刘焕俭总是风雨无阻。每次送教她都会认真帮孩子做康复、玩游戏、读儿歌,还时不时地帮晴晴擦去嘴角的口水,每次下课告别的时候,晴晴总是依依不舍,哭着不让她走。晴晴和她妈妈并不知道,每次送教来时,刘焕俭老师的女儿桃桃总是用懵懵懂懂的眼神注视着她远去的背影,桃桃似乎明白妈妈又要一走就是一天,天黑才能回来……像晴晴一样,很多重度残障孩子都无法进入特校上学,他们同样渴望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刘焕俭在完成管理、教学工作的同时,每年还担负着为8个家庭送教上门的工作。一年中往返多次、近0公里的路程。送教工作犹如雪中送炭,让这些特殊的孩子感受到了生活的色彩、让这些特殊的家庭感受到了温暖。多年的送教工作,让刘焕俭目睹了许多家庭特别贫困。乐乐是一个患有多重残疾综合症的孩子,母亲严重智障,父亲前些年还能干些农活,可这两年又患上了脑溢血,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刘焕俭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拿出自己平时节余的元贴补其家用。乐乐的四婶拉着她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刘老师,你有一个残障的孩子,也很不容易,平时连好一点的衣服也舍不得买,这钱我们不能收。”,“正是我有一个残障孩子,我更理解家长的不易,更何况乐乐这个特殊的家庭,我更要出一份力,尽一份心。”她坚定地说。浮现在她脑海里的是父亲的教导:“给你取名焕俭,供你上师范,就是想让你为人师表,焕映桃李,俭以养德”。她自己平时非常节俭,总不舍得添新衣服,不舍得乱花一分钱,却陆续向贫困学生家庭捐款00余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一位特教教师的高尚情操。追求卓越硕果累累 刘焕俭虽然身处平凡的岗位,但她在平凡中塑造不平凡、不断地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她热爱学习,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极力弥补自己非特殊教育专业出身的不足。她赏识学生,以真情育人,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有机会张扬个性。她辅导的节目多次在市、县里演出并获奖。年春节,她辅导的节目登上了河南卫视少儿春晚的舞台,获得“特别贡献奖”,并在河南卫视综合频道播出,她本人接受了河南卫视著名主持人的专访,在场的省市领导及观众都被深深地打动,被南乐特校师生勇敢坚强、乐观向上、身残志坚的精神所震撼。她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先后获得了濮阳市“三八红旗手”、“濮阳市五一巾帼奖章”、“濮阳榜样最美教师”“濮阳最美教师”、濮阳市“优秀教师”、“南乐最美教师”、南乐县“师德先进个人”、南乐县“师德先进工作者”、“南乐县优秀教师”、南乐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刘焕俭就是这样,愿用自己的爱心与执着,给南乐特校的每一位孩子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让每一位折翼天使都展示出他们独特的美。她的心头萦绕着这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愿在这特殊岗位上付出特别的爱,一直到老,让每一位折翼天使化蛹成蝶,美丽翩飞。刘焕俭,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名字的含义:焕映桃李,俭以养德!(帮办李泽喜通讯员岳占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diexianga.com/mdxhy/8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兰夜,七夕我不写情人的诗词
- 下一篇文章: 外科护理学重点条护士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