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每天给娃做什么菜发愁教你几招快速做
浓缩了我近20年的厨艺经验,今天要教大家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为家人做出既健康又美味的简易餐食。 从儿时梦到成年梦 做小学生时很喜欢模仿老师教书的样子。我学习和复习功课的方式,是站在家里一块简陋的小木板前,拿着棍子,煞有介事的教想象中的台下的学生认字、写字。没想到那时热情的扮演成年后竟成了真。 小时候,令我和哥哥心满意足的一件大事,便是吃妈妈做的菜。我俩每顿饭可以说都是抢完的,吃完还会把菜里的汤汁一并喝下去,甚至抢着舔盘子。不要笑话我们,因为那时物资贫乏,不可能每天都有鱼有肉。妈妈用从家族遗传下来的高超厨艺,来调配厨台上一堆简陋平淡的食材,菜上桌后,在妈妈巧舌如簧的话语之下,这道原本普通的(肉少的可怜)菜竟变成一道宫廷佳肴,吃时如风卷残云,吃后回味无穷。 大学时看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看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许三观一家夜里挨饿睡不着觉,乐观开朗的许三观用嘴皮子和着唾沫给孩子们“炒了”三道盛宴的那一段,不禁哑然失笑。妈妈当年在一间漏水小屋子饭桌上讲故事逗我们的情景历历在目。 从小喜欢守在厨房边看妈妈做菜,做菜对我来说丝毫不陌生。大学里偶尔会学着做几个简单的菜,但真正开始做菜,是从工作开始。我们那时住在学校宿舍,下班之余有大把时间,我便用一口电磁炉开启了做菜生涯。隔壁同事来蹭饭,赞不绝口,声称要每月给我缴纳餐费,长期做我的食客。那时候,我的梦想就是要开一家私房菜馆。 有了孩子之后,开餐馆的梦想瓦解成一堆散乱的乐高,日子一天天被推着往前滚。冲刷之下,那座再也拼不成的梦想大厦,兑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孩子的个头渐长、羽翼渐丰。为家人做饭,既能换得片刻的放松,也能充分给予爱的表达。中年人做饭,带有自我疗愈的意味,是超脱于生存之外的精神追求,是通过食材唤起对自然和本能的尊重。可惜,这样高品质的烹饪常常悄无声息地被一地鸡毛所淹没。 停滞与转折 在美国访学期间,我的厨艺得到了大大提升,做饭频率高,和三个室友几乎每天轮流着做饭,还隔三差五邀请外国朋友来宿舍吃饭,介绍中国美食的同时,也练习英语口语。去夏校长家做客,每人会带一道菜过去,我和妈妈一起做的粉蒸牛肉和酸菜鱼,上餐桌后很快被一抢而空。 在外国人聚集的参会上光芒四射的妈妈 四川泡菜与美国青鱼的碰撞 这一两年,工作日渐繁重,老人也常不在身边,我开始思考如何用最短的时间给家人做出健康轻食。过去做菜,按照一贯的川菜做法,每道菜要准备的配料很多,姜葱蒜必不可少,还有其他各种讲究。费了不少时间做出来,常常是先生临时说不回来吃饭了,川宝这不吃那不吃的,我就会变得焦虑,不停催促他吃,自己完全没法好好享受食物,脑子里焦虑着想着待会怎么收拾剩菜、怎么洗碗、打扫厨房。 自从看了弗朗索瓦的小说《托斯卡纳艳阳下》,这个跟我职业和兴致相投的旧金山女人,再一次激起了我做菜的热情。她教会了我一些做西餐的理念。最令我向往的是,一日三餐不是一种负担,不耗时不耗力,却能令人获得身体的能量和心灵的养分。 虽然我还不会做颜值高的精致西餐,但做菜方式已经做了一些调整,烹调轻松,之后的收拾打扫简单,我也更能放松的享用食物了。 做了一些总结,供大家借鉴参考。 每个人都是创意家,相信你们都能成为出色的大厨。 做健康轻食的Tips 01 使用烤箱制作荤菜 在美国第一次使用烤箱,之后不得不认同这种没有油烟,也不需要花时间守着,却能激发食材本身的香味和特质的烹饪工具。 我购买了一个颜值高又小巧的烤箱,属于入门级的,配上锡纸和手套,使用频率还挺高。烤的比较多的是虾、海鲜和面包,涂上油,加上香料或烤肉酱后,食材放进预热好的烤箱,我便能安心去接小朋友,回家后立马就能吃上热菜。 朋友们来家中做客,我也没有以前那样大动干戈的头天做准备了。烤箱里烤着,省下的时间用来和朋友们喝酒聊天,从容了很多。 如果不习惯用烤箱(家有小朋友的简易还是备一个),用蒸锅也很好,健康又免去油腻感。 我偶尔用卤料包给孩子卤点牛肉、鸡蛋,密封好可以保存好几天。推荐"星麻哥"这个卤料,在美国时征服了很多老外的胃。 红烧牛肉、糖醋排骨或者水煮肉片这种比较耗时的菜,我现在更多只有节假日才做做。最近川宝喜欢上了我做的粉蒸牛肉,只要买好调料(我用"二姐"粉蒸调料),做起来很方便,这样的菜能吃上两天。 具体的做菜步骤: 1牛肉切成条状(也可做粉蒸五花肉,切成片) 2牛肉裹上米粉和调料包,还可根据自己喜好调味 3蒸锅里加张隔纸 4下面铺上红薯或南瓜,上面铺上牛肉,滴上一些色拉油 5开火蒸,中间偶尔用筷子戳一戳牛肉,增加缝隙 6约35分钟后,牛肉蒸熟,上面撒上香菜或葱花 02 荤素搭配,以素为主 现代人的营养都不缺,家里人少时,每顿只准备一样高质量有营养的肉类或海鲜,提前解冻好,用简单方法烹饪即可。 用黄油给川宝煎的鳕鱼 好朋友lizzy做的亲子美食 家里总是有很多的素菜,是婆婆从乡下现摘下带来的,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健康又新鲜的蔬菜,令我觉得特别感恩。常常能从蔬菜里,吃出这一季的气候、雨水和阳光,小朋友也因为参与了播种和收割的过程,对土地和菜有了独特的感情。 写这篇文章时,厨房里不时飘来香椿的浓香味,令我想起乡下河边种植的几棵香椿树。去年,我还曾专门制作过香椿酱。 天气暖和的时候素菜也可以多凉拌。川宝喜欢吃重口味的一些菜,比如香菜、折耳根、芝麻菜,我都会定期给他凉拌。非常推荐在家种一盆芝麻菜,上海寒冷的冬天丝毫不影响它的生长,要吃的时候阳台上就能摘取。香草比如迷迭香、罗勒、九层塔我都有种植过,迷迭香算是最好养的。 03 高效率的做菜过程 如果要炒菜,尽量把荤素搭在一起。比如牛肉丝,可以配胡萝卜,芹菜,蒜苔,韭菜,韭菜花,莴笋丝,土豆丝,等等。还可以加蘑菇、木耳、酸菜、辣椒等配菜,炒一个菜就相当于两三个菜了。 10分钟做好的红椒牛肉丝,加蒜、姜、淀粉和豆瓣酱即可 蘑菇肉片,时间紧张时切片更省时 我会把所有食材提前准备好,烹饪三个菜的实际时间为20分钟。 做菜时,我一般会播放音乐(快节奏的爵士乐较多),或者听听喜马拉雅上的音频节目。在音乐声中,让身体也摆动起来。厨房窗台上,放一盆多肉,一朵小花,愉悦自己。 当油倒入锅中后,等待的时候,我把准备好的菜和调料放灶台左手区域,炒菜工具、盛菜盘子都准备好放灶台右面区域。菜下锅后,如需要花一点时间烹饪,我则会准备下一道菜,或者洗掉之前用过的碗。总之,把厨房当作舞台,自由舞动。 整个做菜过程随着次数增加会越来越行云流水,我也非常享受这样的过程,大脑的统筹规划、手脑眼的协作能力让我颇有成就感。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全身心投入这场调兵遣将的帷幄中,产生可贵的"心流"。 当然,时不时来点即兴创作也很好,比如突然把不可思议的两道菜搭配到一起。 在饭店吃过的菜,回来学着改良成芋艿炸酱面 有一次,我在做鱼时,就突发奇想,去阳台摘了几片薄荷放进去,清凉的薄荷和麻辣的鱼产生了不可思议的互动。 04 餐桌上的孩子们 餐桌上,想要一个有礼仪、不挑食、吃饭专注且快速的孩子,实在是太难了! 我在川宝吃饭这件事上,从小便经历了很多的劳心,因为他吃饭不专心,速度慢。 如今我用了几个方法来对付他的吃饭难题: 永远不会等菜上齐了才让他上桌,先上一部分菜让他吃起来,剩下的再做,这样菜不太容易凉,我也不用一直守着他; 每顿菜里有一两道保证是他喜欢的菜,其余再加你认为健康,但他不一定会尝试的菜。即使他没吃其他菜,也不至于饿着; 冰箱里常放一些自己包的抄手或馄炖,实在太累的时候就简单吃一点,外加一道凉拌菜,能保证膳食纤维; 每周允许自己休息两天,去父母家蹭饭,到外面吃吃,甚至叫叫外卖。我偶尔下课了顺便去食堂打包带菜回家,尽量自带玻璃保鲜盒,避免塑料容器。 还有一个特别省力的方式,便是熬汤。用电炖锅熬汤,早上开始熬,晚上回来直接就能喝了。我每隔一周都会做一次鸡汤,自家养的鸡吃起来味道很赞。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健康轻食一定要避免量大,素菜一定要当天解决完,荤菜最好也是一次做一小盘即可。 春天来了,当季的食材又多又有营养,多去厨房里待待吧,做菜的过程还能让家人们一起参与进来呢! End 顺手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diexianga.com/mdxhy/8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三种女人,最累,最傻,最命苦hell
- 下一篇文章: 每天都要练的10分钟伸展练出美丽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