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90后女孩,贵州屋脊耕耘芳香产业
梁安莉似乎有种“魔力”,取得中井村从上到下的信任,她只用了半年时间。 村支书张旭评价她:“踏实,我们都很敬佩她!” 村民候燕称赞她:“漂亮,能干,勤奋。” 贫困户周巧感激她:“是她和花卉基地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家的日子越过越甜!” 梁安莉在中井村花卉大棚查看鲜花长势。熊万山摄 气质恬静,衣着简约,笑容富有感染力——如果不是事先了解,很难想象这个出生于年的香港青年梁安莉,已经在“贵州屋脊”赫章县投身扶贫产业2年多。 “创业可能失败,但扶贫必须成功,只要村民从花卉产业获得收入和分红,我就有走下去的动力。” “无论香港、广州还是贵州,青年们都应融入祖国发展中。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脱贫攻坚是多么伟大。” 平实的话语,满满浸透着梁安莉对祖国发展的强烈责任感。 8月16日,记者来到赫章县铁匠乡中井村,探访投身贵州扶贫事业的梁安莉,倾听她在贵州屋脊细嗅芬芳的故事。 梁安莉(右四)与团队在中井村公司基地门口的合影 一片花海,引发一个花卉扶贫梦 立秋后的黔西北高原,清晨空气微凉。 驱车赶到中井村,基地管理员候燕已等候在公司门口。 跟随候燕的步伐,在花卉基地穿梭,个大棚,俨然是个“微型花海”。 工人们在采收安娜贝拉绣球 北海道薰衣草、迷迭香、芝樱、美女樱、安娜贝拉绣球……在中井村雷家坪子,常年种土豆玉米的田地里,生长出村民从未见过的“新花样”。 “我和赫章因一片花海结缘,花,是我和赫章老百姓之间的纽带。” 梁安莉口中的那片花海,就是赫章县韭菜坪的野生韭菜花。 梁安莉(中)与公司团队研究花卉基地产业方向 年夏天,梁安莉和母亲陈洁初到赫章,游览了“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漫山遍野的紫色花海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广州,作为在穗港资企业,陈洁在广州市番禺区号召下,准备加入对赫章县的对口帮扶中。 在广东省第一扶贫工作组和番禺区政府牵线搭桥下,梁安莉决定在赫章县创业帮扶。 说干就干,随后一年,梁安莉一头扎进黔西北深山,在赫章十几个乡镇深处寻觅,最终把花卉育种育苗种植基地放在铁匠乡中井村。 年5月,梁安莉和母亲陈洁共同出资成立广州港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赫章县签订投资协议,正式成为广黔协作的一份子。 公司刚落地,梁安莉就带着团队进了中井村。 梁安莉(右二)与村民一起移栽花苗 脱下高跟鞋,进棚种花苗,亲自学技术……梁安莉的一系列操作,让村干部和群众刮目相看。 “一开始不信任,不相信外国留过学的能到我们山里来种花,觉得她吃不了这个苦。”中井村村支书张旭说,但随着她亲自动手、亲自栽培,大家开始慢慢转变想法。 更重要的是,每个月老百姓都按时领到工资,吃下了定心丸。 有了当地村民的支持,梁安莉的花卉基地渐渐走上正轨。 基地种植的美女樱,主要用于城市绿化 年,成功试种白扇菊、橄榄绿等30多个菊花品种; 年,引进日本北海道薰衣草、芝樱、针叶天蓝绣球等种苗并试种成功; 年,引进安娜贝拉绣球试种成功…… 经过2年多发展,港华公司花卉大棚从个增加到个。为了实现“寻找可持续花卉产业助农增收不返贫”的目标,梁安莉很执着,不断买种、试种、转让品种权、引进新技术、实施精细管理等,总投资超过了0万元。 贵州屋脊上的“芳香”产业,雏形初现。 一张笑脸,映照一方百姓脱贫路 在梁安莉手机相册里,有这样一张照片——梁安莉和贫困户周巧一家迎着阳光,喜笑颜开。 周巧,中井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年5月进入花卉基地务工,是梁安莉最早认识的村民之一。 梁安莉(右三)与周巧(右一)一家 “她进入公司后用心学习技术和管理,成长很快。”梁安莉对周巧的评价很高,周巧更把梁安莉看做“恩人”。 从管护工、代班到基地管理员,这个初中都未毕业的农家妇女用1年半时间赢得了梁安莉的信任。 “进入公司后,我的工资从2元一路涨到0元,不仅收入提高,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真好。”周巧的笑容发自内心。 看着成功培育的绣球,周巧笑了 如今,周巧和丈夫两人都在基地务工,每月工资总收入有元。去年,他们家新添置了一辆代步车,今年又建起了两层楼房,变化喜人。 在梁安莉花卉扶贫产业帮扶下,中井村还有许多贫困村民绽放笑颜。 43岁彝族大姐王敏笑了——每天70元的务工收入,可以保证她和儿子生活所需,待儿子因车祸受伤的腿脚好起来,生活会更好。 53岁赵天会大娘笑了——每天按时打卡上下班,月底按时领工资,给孙儿买糖果,是她最开心的事。 57岁彝族阿妈罗姐笑了——丈夫去世后,两个孩子读书的生活费全靠基地务工收入,每月借钱度日的日子远去了。 中井村村民在花卉基地务工 中井村村支书张旭的说法更直观,自花卉基地建立以来,全村很多青年返乡务工,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空巢老人得到照顾和陪伴,中井村也在年脱贫出列,摘下贫困帽子。 “看着村民生活的改变和脸上的笑容,我就有了走下去的动力。”梁安莉说,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务工收入、大棚土地租金分红、广扶资金基础设施投入分红三大利益联接,已带动余户、多人就业增收。仅年,港华公司给贫困户的分红资金,总计90多万元。 从一个微笑到无数个微笑,梁安莉在黔西北深山里,践行着产业扶贫的诺言。 一次热泪,饱含一片青年赤子心 7月31日,赫章县海雀村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 第一次听党课的梁安莉在“海雀记忆”展馆边走边看,当老师讲起老支书文朝荣的故事,梁安莉的泪水在眼眶打转。 梁安莉(右)与母亲陈洁在海雀村党性教育基地合影留恋 “文朝荣支书的故事我听了好多遍,但是亲自来到海雀村,看到村民以前居住的杈杈房、泥墙房、石墙房,站在老支书栽种的华山松林前,眼泪还是止不住掉下来。”梁安莉说,因为那一刻,她走进了脱贫攻坚开始的那一页。 这样的感受,放在两年前,梁安莉可能无法想象。 梁安莉年在广州出生,自幼儿园起一直在香港学习、生活。15岁那年,梁安莉独自一人到美国求学。 梁安莉(中)与团队在广州参加展会推介花卉产业 在美求学期间,她亲身经历了波士顿马拉松大爆炸和美国警察的歧视性执法。在异国他乡,梁安莉结识了许多来自内地的优秀青年。 听朋友说着内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梁安莉回到祖国发展的愿望愈发强烈。美国留学归来,梁安莉选择到暨南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广州发展。 “虽然留在内地发展,但我的生活半径依旧是粤港澳大湾区。那时,我以为扶贫就是做公益、捐钱、买东西。”梁安莉说,直到她走进赫章,亲身参与了脱贫攻坚,她才感受到这项事业的伟大。 梁安莉与团队成员探讨永生花产业发展。熊万山摄 两年间,梁安莉接触了很多从外省来到贵州帮扶的干部、企业家、爱心人士。从他们身上,她看到国家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付出的努力。 “很多人因此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包括我自己,从珠江边来到大山深处。但我们并不会因为前路难行而停下,因为我们肩上有责任。”梁安莉说,去年国庆节,当她在祖国70周年生日游行庆典上看到脱贫攻坚方阵时,她又流泪了,因为那时,她已明白脱贫攻坚这四个字重量和意义 梁安莉抱怨自己爱流泪。菊花培育成功却因市场波动太大不得不放弃时,安娜贝拉绣球培育成活率超过90%欣喜如狂时,薰衣草精油提炼品质上佳获得客户青睐时……她都流了眼泪。 在基地的工作之后,候燕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自信了 “以前我是个好胜的人,流泪是为了释放压力。但现在我已不关心个人成败,我在乎的,是肩上责任。我们是广黔协作的一员,援黔帮扶就是要让贵州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村民们信任我们,我们就有责任把这个产业做好做强,为他们脱贫致富出一份力。” 梁安莉说,作为一名香港90后青年,参与国家的脱贫攻坚,她的收获比付出多。“青年人只有更多地融合到国家发展中,才能更好地融入祖国的大家庭。” 基地务工村民正在为兔尾草育苗,成功后将用于生产高端永生花产品 心有芷兰,细嗅芬芳。 如今,梁安莉奔忙在粤黔两地,在帮助村民改变生活面貌同时,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从海雀村回来,我选择把基地的芝樱免费送给海雀村,放在文朝荣老支书的墓前,因为芝樱的花语,是希望。”梁安莉最后说。 (图/文/视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中迪庞博) 编辑:李远芳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diexianga.com/mdxjz/10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香港女孩梁安莉乌蒙山上的花仙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